经典沉积岩照片(附标准命名及标本描述)

发布时间:2025-02-15 18:36:28   编辑:石材网

中粗砂岩与粗砂岩组成韵律互层

层与层之间(近)平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性层互层重复出现形成韵律层理,可以由潮汐流、气候、季节等的周期变化等形成。

低角度交错层理-平行层理-槽状层理

从下至上依次为 低角度交错层理、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,在河流相心滩沉积环境中产出。

冲刷和充填构造

早期沉积物被河水冲刷作用侵蚀,产生凹坑,后期流水携带的陆源砾石或沉积区内被冲刷、破碎的砾石充填于凹坑中。常出现于河流环境中。

冲洗层理

波浪破碎后继续向岸传播,在海滩的滩面上产生向岸和离岸的反复冲洗,形成冲洗交错层理。特点是层系界面低角度相交,组成细层的碎屑物粒度分选好,并有粒序变化,层系厚度变化小,形态上多为楔形。常出现在后滨—前滨带及沿岸沙坝等沉积环境。

双黏土层及束状体构造

由涨潮落潮形成的砂质前积层及憩水期形成的粘土质薄层构成,一个潮汐旋回形成一对粘土层,成为双黏土层,一对黏土层之间的细砂称为束状体。是潮汐环境的标志构造。

楔形交错层理

层系上下界面平直,但不互相平行,且层系厚度在小范围内变化很快。各层系内细层的倾向可以同向或不同向。常见于水流方向变化的河流和滨海地带及三角洲地区。

槽状交错层理

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,纹层在顶部被切割,纹层与层系界面斜交,平行水流方向为单向斜层理,垂直水流方向为槽状。多见于河流环境。

流水爬升砂纹层理

大量的沉积物特别是以悬浮物供给时,砂纹不仅向前迁移,同时向上能建造成爬叠砂纹系列,后一个层系爬叠在前一个层系之上。可形成与河流的上部边滩、堤岸沉积、洪泛平原、三角洲及浊流环境中。

灰色细砂岩中的浪成砂纹交错层理

由浪成砂纹迁移形成的交错层理,特点是:层系界面不规则,成波状起伏,前积层上叠成束状,层系内前积层和后积层成不对称起伏,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及陆棚等沉积环境。

缝合线构造

为碳酸盐岩(也可出现于砂岩、硅质岩和盐岩)中常见的一种岩石构造,偶见于火山岩和石英岩中。它在剖面中呈锯齿状曲线,形如动物头盖骨中的结合缝,平面上为一个起伏不平的面。

缝合线通常是由压溶作用形成的,即在上覆岩层静压力下,岩层发生不均匀的溶解形成。通常,缝合线构造发育的岩石有利于成矿作用的进行。

韵律层理

又称“韵律层”。其特征是组成层理的细层或层系, 在成分上、 结构上以及颜色上作有规律地重复变化。最常见的韵律层理是缟状层理与序粒层理。


来源:地质矿业信息交流平台

更多一手石材新闻, 微信公众号“石材网石图APP”关注获得

免责声明:

凡标注来源本网的新闻转载时,请注明来源"石材网www.stone365.com",其他部分转载新闻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。